现如今,宝宝吃穿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妈妈们都能通过“网购”来解决。而且随着网络购物和国际物流的迅速发展,各种“代购”也是刷爆了社交网站。也正是在这些“代购”的竞争过程中,一些国外的育儿方式也传到了国内妈妈的耳朵里,例如有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宝宝每日只补充维生素D,并没有每日补充维生素A,相对于国内倡导的AD同补来说,“敏感”的父母不禁心里打起了鼓,难道是国内的育儿观点太落后?还是代购国外的纯维生素D补剂吧……
那么,这些与我国育儿理念不同的国外营养补充剂,是否真的适合中国宝宝呢?到底应该模仿国外的方法,还是相信国内医生的建议呢?中国宝宝到底需不需要补充维生素A呢?只要妈妈们看过以下内容,便会对“全球化”以及“本土化”的宝宝营养补充有全新考量。
“全球化”需求:各国宝宝均缺乏维生素D
事实上,在天然食物中,只有在深海鱼、蛋黄、动物肝脏等食物中存在少量的维生素D,通过乳母(4-100IU/升)、奶粉(40IU/100毫升)及日常膳食远远不能满足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美国儿科学会强调,虽然日照可以帮助宝宝获取维生素D,但小宝宝不宜进行过多日晒,外出采取防晒措施很有必要。如果宝宝接受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在成年后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风险大幅增加。
美国耶希瓦大学爱恩斯坦医学院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美国约有70%的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含量偏低,这意味着这些孩子钙质吸收、骨骼发育能力会受到影响,且将来罹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风险较高。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和我国营养学会都有规定,婴幼儿每天应补充400-800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
“本土化”需求:中国宝宝易缺乏维生素A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维生素A缺乏症列为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儿童严重感染和死亡发生的最主要的营养影响因素之一,也是中国儿童重症肺炎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各国维生素A缺乏情况差异较大,缺乏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亚洲、南美洲等国家,我国婴幼儿和儿童维生素A摄取量普遍偏低,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维11.7%,而容易被家长们忽略的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则高达39.2%,6个月内的宝宝缺乏问题更为严重,有将近80%宝宝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A摄入不足。因而,对于中国宝宝来说,预防性补充维生素A十分必要。
因此,给宝宝补充营养素,除了要考虑世界各地不同宝宝的“共性”,还要从宝宝“本土化”的实际需求出发。因为,维生素A对于维持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完整性有重要作用,能够减少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另外,维生素A还可以促进视觉发育,维持暗视觉功能,并能增强宝宝的身体抵抗力。如果宝宝缺乏维生素A易出现抵抗力下降、贫血等问题,甚至还会导致夜盲症、干眼症、发育缓慢等。
“差异化”需求:国外补充法并不适合国内宝宝
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地域特点、饮食习惯、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维生素A缺乏率相对较低,往往不需要整体预防性补充。但除了部分欧美等发达国家之外,很多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A缺乏问题。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把维生素A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并要求常规预防性补充。为了节省成本、便于操作,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给婴幼儿大剂量阶段性补充方法,每次剂量10-20万单位,每4-6个月补充1次。
相对于其他缺乏国家大剂量、阶段性补充的方式,我国采用的是每日小剂量补充法,此方法更为安全有效,避免了维生素A集中补充会产生的过量问题。因此,国内权威机构建议,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需每天按照维生素A1500-2000国际单位(IU)的剂量进行预防性补充,即医生推荐的伊可新每天1粒,并持续到3岁。
给宝宝选择营养补充剂,不仅要从宏观的国情来考虑,还是从对宝宝的重要作用来看,一定要考虑宝宝的实际需求出发。宝宝的成长是连续性的,只有坚持每天小剂量持续补充,才能保证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